江西省造辛亥大汉铜币当制钱十文简介
1. 铸造背景与历史
铸造时间: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,江西省为响应革命,铸造此币以替代清朝铜元。
铸造机构:由时任九江都督马毓宝在南昌的原江西铜元厂铸造。
历史意义:此币象征辛亥革命后新政权的建立,代表团结汉族十八行省、复兴大汉民族、建立自由平等独立的中华民国。
2. 形制特征
正面:
中央圆凸内铸阴文“赣”字,代表江西省。
外环铸楷书直读“大汉铜币”及珠圈,珠圈外上沿铸“江西省造”,下沿铸“当制钱十文”,左右铸干支纪年“辛亥”。
背面:
展开剩余77%中心铸太极图,外环铸小星九颗、大星九颗,共十八颗星,象征当时中原十八省。
十八颗星外衬以细密的网纹,底部满錾圆弧纹。
规格:红铜质,直径约28毫米至29毫米,厚度约1.4毫米,重约7.5克至
民国二十五年广东人像一仙简介
铸造时间:1936年(民国二十五年)。
铸造背景: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期间,广东军阀胡汉民与陈济棠为抵制中央政策,在广东试制了“孙中山像广东一仙”铜币。同年五月,胡汉民病逝,陈济棠势力被削弱,广东军阀割据局面瓦解,导致该币未能正式发行。
2. 形制特征
正面:中央铸孙中山侧脸七分像,上缘铸“中华民国二十五年”,下缘铸“每百枚换一元”,两侧铸国民党党徽,边缘铸“广东一仙”四字。
背面:部分版本可能铸有其他图案或文字,但“孙中山像广东一仙”铜币以人像为主要特征。
规格:红铜质,直径约23毫米,厚度约1.5毫米,重量约4.5
4. 铸造工艺与防伪特征
铸造工艺:采用先进机器铸造,工艺精湛,币文和人像立体感强,钱币包浆浓郁自然。
防伪特征:孙中山像头发浓密,毛发清晰可辨。耳郭清晰,内部有三条线,凸出部分有三块。
脸部凹陷部分和鼻颊之间立体深沟明显。
双眼为双眼皮,眼睛深峻有神。
左眉眉棱和立起的眉毛具有特色。
“广东一仙”四字笔画采用小点珠、线中凹陷、刀刻痕等携刻技巧,可能具有防伪功能。
中心“粤”字大清铜币二十文简介
铸造时间:大清铜币铸造始于1900年(清光绪二十六年),止于1911年(宣统三年)。中心“粤”字大清铜币二十文为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户部造币总厂铸造。
铸造背景:清政府为统一币制,颁布《整顿圜法章程十条》,规定由户部颁发祖模,各省加铸省名,便于查考。该币正面加铸“粤”字,代表广东省。
2. 形制特征
正面:珠圈内铸“大清铜币”四字,中心为“粤”字,珠圈外上缘铸满文及干支纪年“丙午”,左右铸“户部”,下缘铸“当制钱二十文”。
背面:中央为蟠龙图案,珠圈外上缘铸“光绪年造”,下缘铸英文纪地及汉文纪年。
规格:重约10克至10.5克,直径约33.4毫米至33毫米,厚约1.5毫米。
4. 铸造工艺与防伪特征
铸造工艺:采用先进机器铸造,工艺精湛,币文和人像立体感强,钱币包浆浓郁自然。
防伪特征:
币面雕刻精细,字迹清晰,蟠龙图纹路精美,云海衬托,威风凛凛。
满文、干支纪年及“户部”字样布局严谨,难以仿制。
发布于:广东省双悦网配资-股票如何做杠杆-在线炒股杠杆-我要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